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高墩上的“川”梭足迹

发布日期:2022-06-20 信息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曾强、李婷 字号:[ ] 分享

  5月的沱江边上,公司承建的沱江特大桥主桥结构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得进行着。一座座高高的桥墩拔地而起,矗立在青山绿水间,头顶的蓝天深邃、白云如丝,都成了电建工人们眼中的靓丽风景。

清晨,凉凉的雨水顺着安全帽檐滑下来,滴落在徐川人的脸上。去年被调来担任项目生产经理的他,此时,冒着雨,已经早早来到现场查看施工情况。为了又好又快建成这座大桥,充满少年意气的他不愿浪费半寸光阴。

“学”字上面下功夫

  初来乍到时,皮肤白净、衣着整洁的徐川人给同事们留下了“清新俊逸”的印象,与建筑人常有的“硬汉”形象不太符合。大家心里不禁要打一个问号: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能带领好工程部的同事吗?能管理好下面的劳务班组吗?……事实上,很快大家便对这个小伙子另眼相看了。

  来工地报到的第一天,我带着他走进大桥主墩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塔吊高耸、挖机轰鸣,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远眺“主墩”,下宽上窄的渐变弧形构造形式,好似江水中尚未盛开的一朵“桃花”。踩上施工平台后,由于操作外架距离主墩模板较远,不便攀登,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要不,上去看看?”话音未落,他已如驽箭离弦般沿着模板爬了上去,与班组人员攀谈起来。

  作为曾经在彭山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一起并肩奋斗过的同事和朋友,徐川人来到简阳项目之前,我已经把项目工程的建设难度、压力告诉他了,让他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为了快速融入项目团队,弥补前期的“参与”缺失,他需要更强的主动性和更大的驱动力。“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他深感全面“吃透”和学习提升对于现场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陌生的新同事、新班组、新架构,他并没有惰于熟悉,而是不断调整心态,一如既往的扎根现场、深植团队,从施工方案的具体落实、对班组的循循善诱、与同事的协作契合,到对外积极协调当地关系以保障施工环境的平稳,努力想、踏实做、勤奋干,是徐川人在着这条道路上一直奉行的工作原则。

“难”字面前不低头

  5月17日,天蒙蒙亮,天空中飘起了淅沥的小雨,距离四川简阳市西内环线道路项目一标沱江特大桥主桥主拱吊装的倒计时越来越近,而主桥右幅边拱距目标完成工期也只剩下不到15天了,巨大的施工难度连同紧迫的工期如黑洞一般,快要吞噬掉每个人的神经。

  沱江特大桥由主桥、引桥、辅道桥、人行天桥及下穿框架桥组成,桥梁总长1768m,引桥段为双幅28.5m宽、双向六车道,主桥段为双幅61.3m宽。桥梁结构较为新颖,为飞燕式系杆拱桥,其中主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边拱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系杆与吊杆采用欧维姆公司的成套吊杆系杆系统,施工难度较大,也是公司首个特大桥项目。

  接手一个挑战不小的新项目的确是严峻的考验,在当时,若不能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主桥下部结构,将意味着来年枯水期要重做一次围堰,对工期进度和经济成本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痛。然而工地现场的问题,又如被掘开的蚁穴一般接踵而来:钢筋班组非桥梁施工人员、加工制作难以推进、更换班组交接困难;盖梁钢模加工制作偏差过大,无法正常安装就位;商品混凝土质量偏差严重,泌水、离析和返工情况反复出现;汛期就在眼前,盖梁砼等强张拉、模板及支架拆除、围堰拆除迫在眉睫……

  为了坚定按时完成节点任务,徐川人再忙也坚持每日同技术、生产、安全及班组人员召开现场例会,对比生产进度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事无巨细,力争做到早安排、勤过问、重落实。通过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及相互交接时间,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工艺工法、人员机械、物资供应等方面统一细化,责任明确到个人,每道工序严格把控,发现计划有偏差立即进行整改,竭力保证不出现任何纰漏,最终解决了一个个“拦路虎”。

“责”字头上显担当

  “一根系杆预埋管就穿了3天!这种进度啥时候才能做完?”“小雨怕啥,今晚工人照常全部出来加固模板,明天验收!”“老陈,今天缆索吊装必须加班,把材料转到边拱平台上。”“把纵、横轴线再复测一遍,务必保证预埋横梁定位准确。”徐川人密切关注着眼前的作业平台,一遍遍叮嘱施工人员。工地上的时光转瞬即逝,工期滞后、影响投资回购等新的更大的困难又摆在了眼前,徐川人深感责任重大,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时间争夺战”中。汛期将近,面对剩余的2跨边拱,必须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才能为后续主拱吊装创造必备条件。但该边跨存在结构复杂、预埋件安装定位困难、与钢筋、芯模反复穿插、钢筋密集浇筑困难、水上高处作业、工作面受限等诸多问题,同时,今年异常的大风、多雨天气,无形中又给现场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为此,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进行调研指导,为项目同事们加油打气,大家又重燃了希望和斗志。

  更大的困难需要更多的付出,项目部只能见缝插针、昼夜奋战。于是,每天十几个小时与岩石泥浆为伴、24小时轮值、没有节假日……这些听起来有些“残酷”的日常工作,成为他的家常便饭。“工地上的人不懂得生活,起床、上工、收工、吃饭、洗澡、睡觉,就是全部”徐川人感慨地说道。

  首个边拱砼连续浇筑历经了22小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把控,针对体量大、涉及过江及夜间施工的情况,徐川人提前谋划组织,带领工程、安全管理人员通宵蹲守、全程旁站。“大家再加把劲儿,辛苦了!”徐川人扯着嗓门大声喊道。深墨色的乌云挤满了天空,刺眼的探照光束打在江中的高墩上,一群年轻同志们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穿着被汗水打湿的薄衫,盯着边拱砼一米一米完成浇筑。

  责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面临下一个节点任务,项目建设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此时,天空依然不作美,一早就飘起了小雨,徐川人担心工人们因为下雨不出工,心中焦急不安,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赶赴工地。这段时间,他与现场工人同吃、同干,不服输、不畏难的势气鼓舞着项目同事们,大家同心协力、咬紧牙关,努力追回因频繁下雨而落下的进度。

  梦想的距离,要用足迹来丈量。新时代的电建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让我们和更多像徐川人一样的青年职工一道,立足本职、保持作风,奉献于每一个领域,成长于每一次突破,在全方位、高标准锻造中焕发出青年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