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娄凯旋:95后工程师的十年“凯旋”路

发布日期:2025-11-07 信息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娄凯旋、李婷 字号:[ ]

编者按:从青涩的技术员到成熟的“工程指挥官”,十年时光,他将最炙热的青春奉献给挚爱的工程建设事业。在林芝项目的攻坚战中破局而立,在装饰装修的毫厘之间精益求精,在管理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十年坚守,初心如磐,他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就是第二工程公司工程管理科副科长——娄凯旋。

扎根西藏,书写一线技术员担当

2015年,刚踏出校园的娄凯旋,怀揣着对工程建设的热忱,毅然奔赴雪域高原。西藏华能林芝基地项目,这个公司首个五星级酒店工程,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淬炼他专业能力的熔炉。

入职仅一个月,泳池顶板拆除的技术难题便横亘眼前。在工期紧迫与零事故要求的双重压力下,这个20岁的安徽小伙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坚韧。娄凯旋像钉子铆在现场,图纸铺满案头,技术参数反复验算,常常为弄清楚一个技术细节钻研至深夜。“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把每个难题都踩在脚下。”朴实的话语,彰显着他不畏艰难的执着。历经与专家的多轮研讨,他主导优化了支撑体系布置、拆除顺序等关键环节,不仅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更为公司赢得约220万元结算收入。

当项目进入精装修阶段,面对200余份变更签证的庞杂任务,娄凯旋坦言如同重返课堂。他带着空杯心态,在实战中迅速建立起系统的变更台账。更可贵的是,他学会用商务视角审视技术问题,精准拟写技术核定单、工作联系单,奔波于建设、监理单位之间,用专业为商务结算筑牢根基。

2016年,娄凯旋被调往成都院雅鲁藏布江前期工作基地项目,先后担任技术员、专业工程师。面对涵盖基础工程、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多专业的复杂项目,他展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白天踏勘地形、协调对接,夜晚伏案打磨方案。项目进场以来,他根据项目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篇,施工方案52篇,现场技术核定单46项。每一个方案的完成,都见证着一名工程人的蜕变与成长。

聚焦现场,丈量工程管理者初心

2018年,娄凯旋被调入第二工程公司工程管理科,从负责单一项目,到统筹多个工程,他迎来更多的挑战。

面对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娄凯旋主动对标行业先进,努力将一线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管理智慧。他负责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质量问题防治手册(主体结构分册)》《技术管理手册》《精益建造手册》等,为项目管理注入系统性支撑。

2020年,重庆全球研发中心项目迎来“国家优质工程奖”现场复查。作为公司首次以主申报单位来参与该奖项评选的项目,迎检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接到任务当晚,娄凯旋立即启程奔赴重庆。深夜抵达项目后,他未作停歇,即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娄凯旋连续多日每天工作超15个小时,以近乎严苛的标准排查每个细节。最终,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

2022年,娄凯旋接手二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业务。面对科技工作推进难、推动慢、修改多、战线长等特点,他重新调整管理思路,深入分析各项目的重难点与创新点,协助项目团队开展科技成果选题,并在过程中做好一对一答疑与指导。

通过一年的专项帮扶,二公司科技成果实现质的飞跃。自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课题立项32项,获评工法38项、专利32项,并揽获电建集团工法9项、重点科研课题1项、发明专利2项。二公司也凭借出色的科技成绩,获得公司2022年度“科技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基层历练中,娄凯旋坚持“向现场要答案,向专家要经验”,以技术为武器,一次次攻克施工中的“拦路虎”。凭借持续学习与出色的业绩,2024年,他通过组织考察,被提拔为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肩负起构建项目考核机制的重任。经过密集调研和反复打磨,他创新提出1+2+N考核体系,让绩效考核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

十年光阴,褪去的是书生意气,磨砺的是专业匠心。娄凯旋的成长,源于他将“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朴素初心。那些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那些反复推敲的技术方案,是一名95后工程人对专业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