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侯猛:十一年坚守,以“钉钉子精神”勇当建筑潮头兵 | ||||
| ||||
编者按:入职公司十一年,他从南海之滨的海南三亚天涯度假村升级改造工程起步,奔赴西南边陲的云南绿春新区思源实验学校项目;从城市更新的杭州春南安置房东区工程攻坚,到惠及民生的徐州云龙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奉献,始终以匠人精神践行实干担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是第三工程公司云盛数字城W7-8地块项目(EPC)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侯猛。 扎根一线,砥砺前行的“追梦人” 2014年,侯猛怀揣着青春梦想,踏上前往海南省的旅程。对于他来说,海南只是地图上遥远的角落,而这片土地留给他的印象,只有大海、椰树和无尽的想象。当他以土建施工员的身份来到三亚市天涯度假村升级改造项目时,既兴奋又忐忑。面对熟悉又陌生的工作,他像许多职场新人一样,既渴望大展身手,又担心自己能否胜任。 侯猛深知,压力就是动力。面对工作中的短板,他认真观察、虚心学习、总结经验,将“能不能做好”的疑问转化为“一定能做好”的坚定信心。他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感慨地说:“只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站稳脚跟,不给项目添麻烦。”于是,他扎根项目一线,笃行实干,苦练本领,从土建施工员转岗到钢筋施工员。 钢筋施工任务繁杂且精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侯猛深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他把“图纸就是施工宪法”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间。白天,他穿梭施工现场,和工人师傅一起确定钢筋型号、数量和编号;晚上,他加班钻研图纸和101图集。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也从施工员成长为钢筋工长。 侯猛谦虚好学、善于钻研,很快在岗位上崭露头角。2016年上半年,他从钢筋工长升任工区长,下半年又升任项目生产部主任。对他而言,职业生涯就像打地基,每个岗位都是宝贵的历练机会。他说:“我从来不把升职当作工作的唯一目标,只有沉下心来,把眼前每根钢筋的弯锚长度、每块模板的垂直度都做到最好,才能走得更远。” 在三亚项目的两年半时间里,侯猛默默扎根,努力成长。曾经的忐忑,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累累硕果。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创新精神,他先后获得省级工法《超大异型转换层悬挑梁可装配式高支模施工工法》、省级实用型专利《曲面结构抹灰厚度控制靠尺》,其创新成果《异形曲面结构抹灰厚度控制找平靠尺》获评中国电建群众创新创效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三亚项目获得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对他默默付出的最好回报。 精益求精,技术质量的“把关人” 2017年3月,侯猛迎来了新的挑战,担任云南绿春县新区幼儿园及思源实验学校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面对新的岗位,他坚信“事是干出来的”,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该项目地处云南边境地区,面临着区域经济基础薄弱、物资供应链不畅等诸多困难。侯猛科学统筹项目启动的关键环节,带领技术团队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机构沟通协调,优化施工方案,着力推进项目前期施工任务的有序实施。最终,他们高效完成了“三通一平”基础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组织设计以及材料设备选型定型等重要工作,获得业主、设计及监理等多方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18年10月,侯猛光荣入党,肩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愈发沉重。 2019年2月,侯猛受公司委派,担任杭州春南安置房东区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质量管理与施工整体规划工作。该项目结构复杂,多工种交叉施工频繁,工期紧张,是典型的点多面广工程。同时,项目在建设初期就确立争创杭州市建筑“西湖杯”工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好施工总组织设计、优化施工工序至关重要。侯猛迅速行动,组织项目技术团队与设计单位对接,合理考虑各项资源投入,细致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经过多方论证,他们完成了设计图纸优化,保障了项目安全高效与质量创优目标的协同推进。 项目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团队的“领头雁”,侯猛坚持以身作则。他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都会巡视施工现场,从项目安全生产、原材料检测,到每台设备和每个班组人员的投入,他都亲自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出现偏差及时调整,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优质高效。在BIM应用建模指导交叉施工作业过程中,他还邀请公司专家前来指导,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最终形成了一套实操性强且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为解决复杂的交叉施工作业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导。 每当回忆起项目中的点滴细节,侯猛总是感慨万千。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最宝贵的实战经验,更重塑了他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凭借对技术质量的严谨要求和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他获得了《一种连接机构及挖掘机用的雾炮装置》实用型专利和《地下室含滤水层车库地坪施工工法》省部级工法。2024年,项目成功获评杭州市建筑“西湖杯”工程,这是对他和团队努力的最好证明。 薪火相传,团队心中的“带头人” 2023年7月,侯猛从西湖畔转战徐州,担任徐州云龙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副经理(主持工作)。这是一个民生市政工程,投资规模相虽小,但涉及范围广,包括5个居民小区、1所学校及周边商铺。项目启动时,协调周边关系成为最大难点。 侯猛是徐州人,他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带队逐户走访社区居民、商户和学校。他用亲切的方言与大家交流,耐心阐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对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以“保障民生”为沟通前提,赢得了居民和商户的信任。在他的努力下,项目顺利推进,经过三个月的奋战,于2023年10月提前竣工,大幅度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水平。侯猛的真诚也获得分包单位的信任、周边群众的赞誉和业主单位的好评。 徐州云龙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提前竣工,给公司深耕徐州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侯猛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严控工程质量、确保高质量履约、恪守诚信经营,为公司在技术实力、管理效能、企业品牌等多维度赢得了市场认可。 随后,他乘胜追击,及时跟踪徐州云盛数字城项目信息,反馈项目进展,与设计单位、合作单位密切配合。深夜召开视频研讨会议成了常态。最终,他协助公司成功承接云盛数字城W7-8地块项目(EPC)工程,为公司在徐州市场再添一笔。他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为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了最好的注脚。 2024年4月,侯猛被任命为云盛数字城W7-8地块项目(EPC)工程项目经理。该项目是公司开拓和巩固徐州市场的战略性工程,承载着公司区域化发展的关键使命。面对重任,侯猛以“首战即决战”的决心,誓要带领项目团队打赢这场“硬仗”。他超前谋划,从安全、质量、技术、生产、经营等多个方面布局谋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与下属同事和党员同志谈心谈话,关心他们的困难并积极解决,用真诚和关怀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昨日已成过去,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侯猛将继续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工匠精神,奔赴项目管理的浪潮,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向项目建设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寸土地。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