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吴春燕:数海逐浪稳舵手,财务擎旗护航人 | ||||
| ||||
【编者按】从项目一线的资金攻坚现场,到国家审计的前沿阵地,她以财务专业的锋芒凿刻出守护价值的坚定轨迹。无数个日夜与台账、报表为伴,她不仅是精算数据的“账房尖兵”,更是破局解难的“财务智囊”。凭借扎实的管理能力与突出的工作表现,她被评为2024年度公司“优秀项目总会计师”。她,就是西部科创中心项目总会计师——吴春燕。 翻山越岭,尽显从容之态 2017年12月,吴春燕正式加入公司财务团队,便承担起中韩创新创业园、宜宾江安市政、洺悦锦园项目等三个在施项目的财务管理重任,合同总额近28亿元。 财务活儿没法隔空比划:合同条款得逐字抠,流程节点得当面核,财税难题得实时解。吴春燕像个陀螺,在三个相隔几百公里的项目间打转,去趟偏远工地得闷头坐6小时大巴。为了抢时间,她常年行李箱和笔记本电脑不离身,高铁座位当办公桌,大巴颠簸时也盯着屏幕核数据,同事笑她“把通勤路走成了移动办公室”。 吴春燕深知财务不是闭门造车的活儿,三天两头往工程部、商务部钻,戴着安全帽跑现场。在中韩创新创业园项目时,她跟着施工员算钢筋用量,蹲在材料堆场看物资进出,硬是把一套全流程预算管理体系盘得明明白白:编预算时扎进各部门掰扯数据,执行时拽着商务部对合同、拉着生产部问进度,每周做动态监测表,哪个环节超支了,她比谁都先瞪起眼。就这样,她把财务从后台账房变成了前线指挥部,让每吨钢筋、每方混凝土的成本都清晰可控,硬生生从数据里‘榨’出了真金白银的效益。 履职有责,常怀奉献之情 2018年,中韩创新创业园项目申报税款时,税务要求按产值千分之三缴工会经费,算下来516万。吴春燕抱着政策文件跑了税务局七八趟,办公桌上堆着两尺高的分包合同和产值明细。“能不能扣掉分包额再算?”她一遍遍跟专管员掰扯,最后硬是把费率谈到万分之一点五,项目只缴了10万。那天她在办公室揉着太阳穴笑:“省下的500万,够买好几车钢筋了。” 2020年,对吴春燕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怀有身孕的她,身体亮起红灯。在住院的日子里,她仍然惦记着哪些工作没交接、哪里的账目对不上……坚持通过手机微信、电话、视频和同事联系。在休产假期间,当她得知项目急需筹备资料却人手严重紧缺时,毅然决定放弃休假,重返岗位。 在高强度工作和育儿双重压力下,吴春燕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长时间的坚持与沉淀,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2020年10月,她成功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拿下资格证书,成为她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有力证明。 年终是吴春燕最忙碌的时刻。每到12月,她办公室的灯总亮到后半夜,计算器按得飞快:核结算、对付款节点、盯审批流程。多年来,她年均审核结算超百笔、处理付款数百笔,涉及资金上亿元。她总说:“每笔钱都牵着工人的回家路,错不得。”为保障“不重付、不错付、不超付”的资金管理目标,她常年坚守到大年三十上午,直至完成最后一笔款项支付,才安心回家过年。 资金运筹,勤修敬畏之心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2022年,吴春燕被派往西部科创中心项目担任总会计师。该项目资金紧得像拉满的弓弦,作为项目财务系统的“大管家”,她不仅要精细盘算,更要在压力下寻找破局的方法。 吴春燕翻烂了地方税收政策汇编,算准纳税申报节点,用合规延迟纳税的法子,让资金多在账上转了两圈;跟装修供应商谈合同时,对方想按老规矩扣费用,她抱来一摞成本测算表,跟对方从上午九点磨到天黑,最后“抠”出50万利润;听说公司能办定期存款,她连夜算资金流,把闲置钱拆成不同期限存,多挣了110万利息。同事说她“算钱算到了骨头缝里”,她却指着报表说:“每一分钱都得长出效益来。” 2024年11月,吴春燕被借调到国家审计署。跨领域、高标准、严要求,这对她来说是巨大挑战。然而,她以扎实的财务功底、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执行能力,迅速适应了新环境、新节奏,出色完成多项重要审计任务,赢得了审计工作组领导的一致赞赏,并收到表扬信形式的正式肯定。 面对成绩,吴春燕始终只有一句朴实的话:“实实在在去做事,心里才觉得踏实。”八年了,她从跟项目跑的小姑娘长成了“拼命一姐”,在资金管理的方寸间精耕细作,将专业与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效益。未来,她会继续保持初心,在追求卓越道路上步履铿锵,也必将激励更多人砥砺前行。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