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星】海拔4700米!这群“追光者”勇闯“世界屋脊” | |||||
| |||||
这是一场雪域高原上的战斗,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从偏远荒芜的不毛之地到连绵起伏的“蓝色鳞甲”,这个只有10名管理人员的项目团队,涌起一腔热血,挺进羌塘高原腹地,阻挡黄沙,击退寒风,冲破凛冽,仅用4个月时间,便开拓出属于他们的新“光”天地。他们就是阿里改则县光伏项目团队。 疾风劲吹雪峰绵,西行一路少炊烟。平沙莽莽无青色,却教荒原蓝海掀。 这里是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 走进位于这片雪域高原上的阿里改则县光伏项目,所见的不止有一望无际的黄土戈壁,还有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光伏板。它们在蓝天的映衬下,波光粼粼,正享受着“阳光浴”。蔚为壮观的景象给这片荒凉的土场平添了几分科技感,也描绘出一幅只此青“绿”的美丽画卷。 在路上,跋涉千里 ,倾力奔赴 项目位于阿里地区改则县日玛村,占地面积550亩,总装机规模30兆瓦,包含10个光伏子阵,1座110千伏的升压站。这是公司第一个光伏项目,也是目前建设海拔最高的项目,打赢这场硬仗,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西藏海拔高,站位也要高。 今年1月初,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第二工程公司迅速响应,召开班子会议,就项目建设的人员组织、保障措施、材料物资、施工建设等问题进行全面协调、统筹安排。 3月,10名项目人员马不停蹄地从各地前往拉萨集结,经过14个小时的辗转,驶入广袤无垠的荒蛮草场,到达项目现场。 初入高原,现场人员出现血氧含量低、血压升高等症状,连呼吸都变得艰难无比,不时还伴有恶心、胸闷、头痛等反应。白天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寒冷的夜晚又总是让人难以入眠,劳动能力降效严重。 面对这些困难挑战,项目部及时制定对策,在办公室配备了制氧机、微压氧舱和应急药物等保障物资,以缓解大家的高原反应。同时,还定期安排工人们体检,培训自救互救知识,提前做好适应性训练等。 “项目前期,大家基本都在去外部学习的路上,相关规范、政策等不仅要了解更要研究,避免走弯路”。 从“零”起步,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来这里。面对紧迫工期,项目团队积极融入当地,扩大“朋友圈”,为了主动打开局面,掌握第一手信息,连续一周在当地相关部门、业主单位进行“蹲守”。从启动策划、现场勘察、咨询设计、再到组织进场,对于项目全体人员来说,就像迎接一个新的生命,急切但不敢有丝毫懈怠。 5月16日,随着一条红色横幅拉开,项目终于迎来正式开工。 过难关,万箭齐发 ,统筹有度 在项目建设初期,路途远、交通运输困难,物资供应不可控的难题扑面而来。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当地材料供应链不完善,各类材料和设备只有从全国各省调货,特别是主变压器、储能电池等大型设备,运输距离都在3000公里以上,冻土和极端天气又使得运输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延长了项目周期。 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组织专人对运输路径和路况进行多次勘察,尽早排查障碍因素,提前同当地交通部门针对大型设备入场,完善专项运输方案做好协商,降低运输风险。同时,项目团队还仔细梳理材料清单,与可靠的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关键材料和设备的稳定供应,并提前进行物资储备,减少频繁运输。 在高原上作业,经常面临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和1米多深的冻土环境。一年有一半时间处于9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十分容易导致机械配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如何确保光伏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是项目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方面,项目团队通过对周边光伏项目的实地考察与对标学习,向其他设计院及厂家咨询,掌握了多渠道信息,进而不断优化对组件的选型、配置和布局;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对施工机械进行适应性改造,如增强散热性能、调整发动机参数等,以提高其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组件到位后,大家便紧锣密鼓地干起来,从上紧每一颗螺丝垫片开始,到灵活调整光伏支架标准斜撑长度、快速组装光伏组件……他们顶风冒雪,挂图作战,鞋底防滑的纹路早已被磨平,皮肤也逐渐“碳化”。即便如此,技术负责人依然坚持带领队员反复和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精心策划好每一个组件的位置,为施工质量打下牢固基石。 光伏电站抗风能力绝大部分由光伏支架、配置所决定。为了提升光伏组件的安装质量,项目团队通过增大螺栓垫片,从而增大螺栓与组件接触的有效面积,大幅提升支架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为支架设置了前后立柱双层背拉筋,并在光伏组件斜坡位置设置刚性拉结,更好地提升了支架架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山那边 ,技术支撑,向“新”发力 为提升电站的发电效率,项目创新采用构网型储能系统,相当于为整个电站运行充当巨型“充电宝”的作用。 与常规跟网型储能电站依赖电网实时电压和频率数据来调节电站出力不同,构网型储能电站可自主调整电压和频率,能够在电网故障或弱网情况下,快速响应并维持局部电网的稳定运行,性能等效于“常规储能+调相机”,让新能源具有传统发电机一样“稳”的特性。同时,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电网环境和应用场景,从高压直流到交流电网,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均能稳定接入,有着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不仅如此,项目还采用了高效的695Wp双面N型光伏组件,与传统单面光伏组件不同,它的背面同样能够接收并转化来自地面反射、散射或直射的光线,这样即使在阴天或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背面也能贡献一定的发电量,显著提升了整体发电效率。 项目团队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梳理了各地块潜在的安全风险,专项编制了“日、周、月”安全风险排查表。项目安全部更是利用恶劣天气无法施工的时机,“见缝插针”开展各类安全宣贯培训,共同织密了高海拔安全施工的防护网。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国之大者”。项目团队按照“四节一环保”要求,坚持少扰原地貌,保持原生态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施工区域、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等措施,让低碳节约成为项目“新常态”。 面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项目还开展了草皮剥离养护、裸土覆盖、建立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清理建筑垃圾等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建设与生态保护“两条腿走路”。 向云端,“光伏翅膀”,插上荒原 在经历了前期物资缺乏、光伏组件价格波动、多方队伍协调难、恶劣天气影响等一波三折的不利情况后,项目施工已经容不得团队慢慢来,所有参建者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争分夺秒抢时间。 项目班子成员经常守至半夜,凌晨交代布置工作成了家常便饭,整个工期下来,大家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面对节点任务要求,项目加强对项目进度、成本、资源的精确控制,每日填报组件安装数据,做到心中有“数”。据统计,施工高峰时期,项目每日平均安装2MW光伏组件,约2877块光伏板。 为全力保障主变顺利安装,项目部与主变厂家、运输单位人员等多次沟通协调,提前制定了详尽的安全保障措施,从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吊装路径到落实现场施工,每一步都严格把控质量关卡。 政企联动、全员接力、积极护送......2024年8月,升压站主变器从云南出发,历时10天,跨越2800公里成功到达施工现场。通过7个小时的努力、两台100吨的吊车配合,自重近43吨的主变顺利完成了吊装。同时,升压站主变压器成功调试,为项目“9.30”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 有努力,就有回报;有付出,就有收获。项目工程建设节点顺利推进: 6月30日,光伏场区支架基础全部完工; 7月30日,光伏场区支架、组件全部安装完成; 8月18日,升压站110KV主变压器吊装; 8月31日,综合楼主体竣工。 进入9月,一切工作进入并网前的临战状态。 “我们就像排雷兵,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为确保万无一失,所有人严阵以待,一项一项地调试着工序,做着最后的准备。 截至目前,光伏区螺丝钢桩施工完成16000根,支架完成安装943组,组件安装完成45238块。10名管理人员、200名施工人员共同努力,推动项目从一组组“零散拼图”组合成眼前的“光伏蓝海”。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提供清洁电能5303万千瓦时,每天的发电量能满足235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每年还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59万吨,相当于在青藏高原上种上了57万棵树木。 环境艰苦不敌心中热望,风沙雨雪难阻使命必达。 如今的光伏电站马上将迎来“电”亮的高光时刻,一群勇敢无畏的“追光者”们,正向着云端,向着胜利,快马加鞭……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